朱利安是谁,朱利安·巴恩斯:叩问存在的“佩涅洛佩”
个性八八九九 2022年11月04日发布
头像下载到手机:长按需要下载的头像保存图片到手机
对于英国作家朱利安·巴恩斯(Julian Barnes)而言,2011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。他先是荣获了具有终身奖*质的“大卫·柯恩英国文学奖”,而后又凭借小说《终结感》(The Sense of an Ending)成*捧得布克奖。这部小说在市场上也有不俗的成绩,在英国问世的最初两个月间,就已经创下近3万册的**量。布克奖评委会**斯特拉·里明顿在颁奖典礼上称,《终结感》为一*可读*很强的作品,认为它“具有英语文学经典作品的品质”,是 “一*写给21世纪的人类的书”。
面对荣誉和称赞,巴恩斯表现得相当“淡定”。他以标志*的“巴式幽默”对自己的获奖进行了一番调侃:他认为获得布克奖无异于中彩,但同时也不忘向评委们的“智慧”表示感谢。他坦承自己此刻如释重负,因为终于可以避免作家班布里奇(Be*** Margaret Bainbridge)那样的“悲催”命运。后者曾5次入围布克奖提名,却至*也未获得这一荣誉。
巴恩斯绝对有资格如此调侃布克奖。熟悉当代英国文坛的人知道,巴恩斯的**决非运气使然,他是一名实力派作家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,巴恩斯就被视为与马丁·艾米斯(Martin Amis)、伊恩·麦克尤恩(Ian McEwan)等齐名的文坛大腕。凭借《福楼拜的鹦鹉》(Flaubert’s Parrot,1984)、《英格兰,英格兰》(England, England,1998)、《亚瑟与乔治》(Arthur & George, 2005)等小说,巴恩斯的名字曾三度出现在布克奖决选名单之上。而2011年他最终获奖,可以说早已是众望所归。
现年65岁的朱利安·巴恩斯的创作榜单上有11部长篇小说、3部短篇小说集、3*散文集以及其他一些作品;此外,在80年代,他还以丹·卡瓦纳(Dan Kavanagh)为笔名发表了4部侦探小说。巴恩斯获得过包括**“美第契外国作品奖”(1986)和“费米娜外国小说奖”(1992)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文学奖项。**艺术文学院授予他“福斯特奖”;*****授予他 “法兰西文学艺术**勋章”。在**,我们对朱利安·巴恩斯的译介还很不充分。目前为止,他的作品只有3部被翻译成中文,分别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《福楼拜的鹦鹉》《101/2章世界史》和**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亚瑟与乔治》。尽管如此,在由**文学出版社和**外国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“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5年度评选”中,《亚瑟与乔治》还是荣膺榜首。而巴恩斯的此次获奖无疑将会推动他与**读者的进一步亲密接触。译林出版社已经证实将会在近期推出包括《终结感》在内的巴恩斯多部小说的中译*。
获奖小说《终结感》延续了巴恩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——对历史和记忆的审视和拷问,或者说是历史与记忆的不可**。这一主题在故事开篇已经显露无遗:
我记得这些,并不按特定顺序:
——闪着光的内手腕;
——笑着把一个热煎锅扔进水池里,蒸汽升起;
——一团**沿着排水口盘旋,之后顺着一座高房子的下水道被冲走;
——一条河荒唐地流向上游,五六把尾随的手电照亮了它的水波;
——另一条河,宽阔幽暗,强风吹皱了水面,隐匿了水流的方向;
——一扇锁上的门,里面浴缸里的水早已变冷。
最后一项并不是我亲眼所见,但是,最后你记忆中的东西,通常都与你亲身经历过的不一样。
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,构成了小说叙述者托尼·韦伯斯特对高中和大学生活的回忆。依*这些记忆,托尼追溯了上世纪60年代走进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人、那些事:高中最后一年,艾德里安转学到了托尼的班级,两人很快成了***。与托尼的其他两位好友一起,他们组成了“四人组”。他们在一起度过了“*饥渴”和“知识饥渴”的青春期时光。艾德里安是四人中的佼佼者,他聪慧、博学、富有**的思考精神和哲学家的气质。高中毕业后,托尼进入布里斯托大学学习,而艾德里安不出所料地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奖学金。朋友们分道扬镳,生活开始沿着不同的轨迹向前发展。托尼结识了维罗妮卡。维罗妮卡将托尼带回家中,托尼却感受到了维罗妮卡一家人的傲慢,只有维罗妮卡的**对他比较友好。通过托尼,维罗妮卡认识了“四人组”中的其他三位成员。可两人之间的恋情却迅速告终。让托尼感觉不*的是,维罗妮卡很快就成了艾德里安的女朋友。托尼逐渐与他们断绝了联系。没过多久,托尼得到了艾德里安自杀的**。
这就是小说的第一部分。巴恩斯用粗线条为我们勾勒出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。记忆“勉为其难”地为我们建构起还算清晰的故事*廓。然而,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,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记忆框架遭遇**摇摇欲坠,对记忆中空白之处的追踪和补充使事情的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时间已经是40年以后。托尼已经退休。回顾起大半生的生活,似乎一切都很平静、祥和:他结过婚又离了婚,同前妻还保持着友好的关系;他们的女儿也已经为**、为人母,与父母关系和谐。然而,一封不期而至的信把托尼拽回到了回忆之中。托尼在一封律师来信中得知维罗妮卡的**在去世之际给自己留下了两样遗产:一笔500英镑的款项和一*艾德里安的*记。托尼开始重构自己的记忆。而为了重构记忆,他迫切地想要拿回现在被维罗妮卡保存着的艾德里安的*记。几经**,托尼得到了一些*记的片段、一封自己当年写给艾德里安和维罗妮卡的书信,他甚至还与维罗妮卡见了面,又随她见到了似乎是艾德里安的儿子的年轻人……然而,让人沮丧的是,所有“证据”和历史资料的存在不但不能帮助托尼找回他缺失了的记忆,却反倒让他越来越找不到问题的答案、越来越质疑自己的记忆。一切都变得不确定,而他惟一所能确定的,大概就是记忆的不确定*了。
记忆是小说的主题,也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,还是推动小说向前发展的动力。记忆使人物和情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,使过去、现在以至将来多重视角得以同时展现;记忆即是存在。实际上,巴恩斯对“记忆”这一主题一直情有独钟。从第一部作品《伦敦郊区》开始,巴恩斯的主人公就同过去、同历史建立起了纠缠不清的联系。在2008年出版的随笔集《没有什么好怕的》中,巴恩斯声称,“身份就是记忆,记忆就是身份”。记忆关乎个体身份建构,也关乎历史的书写。然而,遗憾的是,记忆总是不尽如人意。人们不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失去记忆,甚至还会主动地对记忆进行“**”,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部分,而摒弃掉对自己不利的内容。因此,无论在生命中的哪一个阶段,我们的记忆都经常会是模糊的、矛盾的,甚至是缺席的。《没有什么好怕的》中的“我”与**在关于父母和童年生活的记忆上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。外公和外婆在*记中对一些所谓“事实”的记载也总是互相抵触。在《终结感》中,巴恩斯发出了如下感慨:“我们把简单的假设视为事实,不是吗?比如,记忆就是事件加时间。但事实要复杂的多。是谁说过记忆就是我们以为自己忘掉的那些内容?显然,我们应该明白,时间不是粘合剂,它是溶剂。”记忆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伎俩,它部分地充当了困苦生活中一剂舒缓剂的作用。
记忆不可信,历史同样具有很强的主观*。记忆并不缝合和构建历史,却反而掩饰和消解历史——无论是小写的个体的历史,还是大写的人类的历史。这两种历史时常交织在一起,大写的历史由一部部个体的历史组成。在****年出版的《101/2章世界史》中,巴恩斯探讨的是大写的历史朱利安是谁,揭示出历史如何由权力话语的执掌者书写和解释,历史与真实之间界限不清。“历史不是发生过的事情。历史只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事情……精心编织的故事一个连着一个。”《终结感》谈论的则是个体历史的书写,是个人如何被动地在别人残缺不全的回忆中复活。故事在开始之际即已确立了质疑历史、叩问存在的基调:一位同学的自杀引起了大家的诸多推断和猜测,也引发了历史课上对历史这一基*概念的思考。艾德里安语惊四座:“历史就是不完全的记忆遭遇不充足的记录时所产生的确定*。”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论述所隐含的意思,既然记忆不完全、记录不充足,所谓确定*也就成了无稽之谈,成了不确定*了。这一情节安排显然为以后托尼对艾德里安的故事的追溯、记忆的整合所遭遇的困境埋下了伏笔。记忆遭遇困境朱利安是谁,可在追寻记忆的过程中,托尼却增进了对身旁的人与事的理解,甚至也增进了对自我的认识。他主动放弃了对艾德里安*记的所有权,这一放弃的姿态却似乎宣告着他对某种确定*的追寻获得成*。
历史、记忆、爱情、*亡、老年、婚姻,这些有关个人生存的话题,正是巴恩斯始终关注的主题。巴恩斯在作品中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:爱情不可企及、婚姻令人窒息、老年生活让人沮丧、*亡不可避免、记忆不能信赖、历史终是虚幻。巴恩斯是揭示与表现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高手,可在他所绘制出来的画卷中,个人就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,丧失了**、隔绝了联系、削弱了信心,处境堪称悲凉。然而,生活在后现代荒谬语境下的个人,在绝望中寻求着希望、在*亡的威胁之中坚守着对生存的渴望。因此,他的作品往往在质疑和消解了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同时,又留下一寸光明的尾巴,而这一尾巴又往往还是对他刚刚消解过的传统价值的肯定和坚持,比如爱情、比如**。还是在《10 1/2 章世界史》中,巴恩斯在对爱情表示怀疑、进行责问之后,仍然把爱情作为**和实现救赎的手段,“我们必须信奉它,否则我们就完了。我们可能得不到它,或者我们可能得到它而发现它使得我们不幸福;我们还是必须信奉它”。他就像织锦的佩涅洛佩一样,在拆了又织、织了又拆的游戏之中,守望着一份希望。
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巴恩斯是矛盾的:他是一个浪漫的现实主义者,是一个理智的感*主义者。这一矛盾*在他的写作风格中也有明显体现。巴恩斯是一个学者型作家,他智慧、渊博、思辨*强、发人深思;但另一方面,他文风清透、亲切和蔼、诙谐幽默、富于感情。巴恩斯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次深刻的思想之旅。他是一名令人愉悦的旅伴,他以“巴恩斯式”的幽默和**帮助我们获得面对幽暗话题时的优雅和从容。巴恩斯是一个存在主义者,他在作品中塑造的是后现代语境下的***式的英雄,是一个个西西弗斯式的背影。
近几年来,巴恩斯似乎正经历着创作的黄金时期,自2008年至今他出版了3部作品:《没有什么好怕的》(Nothing to be Frightened of )、《律动》(Pulse)和《终结感》,这些作品均获得了评论界很高的评价,也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。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朱利安·巴恩斯充满更多的期待。